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知乎高考志愿填报准吗

2024-06-18 11:57:31 | 温度网

今天温度网小编整理了知乎高考志愿填报准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知乎高考志愿填报准吗

[转评]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为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么大?

前言:
最近想了解新高考改革,看了不少文章。以下两篇文章有助你了解改革措施及问题,辩证看待改革。

浙江和上海2017年的高考录取已结束。总体看来,虽然浙江省出现了极少数考生的“误报”志愿事件,但是,两地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首批实验省份,第一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实行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实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从2017年9月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将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启动新高考改革。在这个时候,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以及推进全国新高考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轮高考改革实验结束:理想很丰满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等等。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7选3),上海是3+(6选3)。科目改革在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时,被赋予很多意义,主要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具体包括:

其一,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不像以前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选1,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
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班里学习,现在则实行选课走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课程学习选择空间,不能说是国外中学那样的完全学分制,但可以说新高考之后,很多高中都开始实行走班制。

其三,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考两次,选择最好一次计入高考成绩,全国各省今后都一样,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浙江省更进一步,7选3的选考3门也可以考两次,因此浙江有4门科目考两次,改革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程度比上海也因此大很多。

其四,扩大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
新高考不仅有“3+3”科目改革,还有要求取消录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把所有录取批次都取消,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事件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五,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浙江省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现实很骨感:不可忽视的功利倾向

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是,从实践情况看,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存在被功利对待的情况。

客观而言,在有的地方、学校,学生的权利是落地了。但是, 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学校、学生、社会以功利的态度来应对这一轮改革,因此,有的地方反而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

学生自由选科变味“套餐制”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这是理论上的组合,理论上可以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权。但是,调研显示,大多数学校能够提供7到8个组合给学生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

学校认为,如果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的科目组合选择,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可学校师资不够!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的走班制,则需要有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选,学校必须关注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给了学生20种组合选择,如果最后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

综合各种情况,有的学校就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套餐制相对于以前也有进步,但距离实现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还有很大的距离。

浙江省有4门科目考生可以考两次,高二就有两次选考机会,结果导致有部分高中在高一时,同时进行8门选考科目的学习。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白,就是争取让学生高二完成3门选考考试,之后就只学语数外。

上海比浙江的情况好一点,因为上海每门选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且高二只安排了生物和地理两门科目的选考,其他科目的选考则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但就是如此,包括上海有的著名高中,也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在高二把这两门干掉,或者高二至少考掉一门,否则高三要3+3,很难和其他3+1的学生比拼。很多家长很苦恼,说学校告诉我们必须选两门,如果不选两门,今后你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不管的。

外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按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次。但从实践情况看,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学生,至少95%以上两次考试都参加,第一次100%都参加,第二次只有极个别没有参加(有一所高中,高三毕业生400名,只有4人没参加,而且这4人准备出国留学,要学习德语)。一方面是学生觉得多考一次,说不定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告诉学生,第二次除非特殊原因,必须参加。

其次, 学生和家长也以功利态度来对待。

选学校只图虚名,选科目只求高分
新高考改革设计,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首要关注的还是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不管3+(6选3),还是3+(7选3),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包括学科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和专业兴趣)。

今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报的“乌龙”,有考646分的学生填报了作为独立学院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原因何在?

除了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把独立学院招生计划和母体学校招生计划混在一起,对独立学院的标识、提醒不够外,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学生在高一选科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升学规划,是有关系的。因为高一选科,就应该基本确定大学、专业目标,要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在填志愿的时候,连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都分不清楚,意味着他在高中选科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以能考出多高的分数来选科,而非结合自己的兴趣选科。

来自浙江省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高考共有29.13万考生,比去年减少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12万人。但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只有8万多,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0%多一点。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86万人,其中文科9.95万,理科16.91万,也就是说,选择理科综合的学生占63%。上述数据对比告诉我们,实行新高考之后,选考物理的学生几乎减少一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选物理?主要是觉得物理科目比较难,和高手比拼得到的等级不高,会影响高考分数。虽然有的高校的专业明确要求需要选考物理,但这些学生的考虑是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好的大学,而不是选好的专业。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选科,选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这会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三是社会功利对待新高考。

仍然关心分数,文理分科更明显、更提前
今年浙江高考成绩公布后,媒体马上关注的还是高考状元,这名状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是3A+,被媒体解读为3科满分,这是和改革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三门是以考生的百分位计等级,目的是为了扭转每分必究,可是,却又被解读为分数了。因此,针对计等级的改革,学生和家长质疑,既然最终录取看分数,为何考试时计等级呢?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是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希望避免学生过早分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是,为应对选考,选科基本上在高一就进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考改革将推进4+X科目组合,在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之外,由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任选X门。如果中高考改革导致的功利选科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从初一起,学生就开始选科、分科了。比如一个偏理科学生,就主要选理科科目,文科达到基本合格要求即可。

新高考:理想和现实差距为何如此大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改革被功利化对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温度网

一是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空间。

总体看来,这一轮高考改革,重点是科目改革,而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调整了,增加了考试次数,但是,最终仍是按考生的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志愿进行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浙江省给考生的选考科目提供了4次考试机会(高二两次、高三两次),学生可从中选择两次。从考生选择权角度看,这样的改革似乎扩大了考生权利,但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这刺激部分学校、学生,在高二时,就把选考科目考掉,这无疑冲击了高中教学秩序,也把高考延续到整个高中三年,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就是为最后录取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选考科目是按百分位计等级,是不适合考多次的,因为每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甲乙两组跨栏比赛,A组有刘翔,B组没有刘翔,但AB组的第一名、第二名是等值的,那就会促使学校、学生对考试做功利的选择。

上海所有选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最主要的一次是放在高考之前,因此,这没有整体影响到高中教学。而浙江的改革把高中教学打乱了,所有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准备高考,拉开了战线,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没有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扩大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权,不但会让选择权的落实受限,也会诱发新的应试倾向。

二是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至少几方面配套改革,是明显缺乏的。

(1)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新高考,解决学校的师资、场地等问题。新高考实行选课走班,对高中阶段的师资、场地条件有很更高的要求,如果师资不足,选课走班就难以走下去。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都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其他地方推进新高考,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目前来看,其他省市还没有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师资、课程建设上做出实质调整。比如有的高中,一个年级招3000多人,人数是上海一个年级的八九倍,这么庞大的规模,怎么走班?这些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教育部门需要根据3+3科目组合在高中推进遇到的问题,提高高中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校舍建设标准。根据新高考的选课走班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师比要确定为1:10为宜,各地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按照这一比例加强高中学校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目前,全国高中的平均生师比为14.95,北京为9,上海为9.45,浙江为12.92。如果按生师比10计算,推进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师,这是巨大的挑战。上海和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都觉师资紧张,那有的生师比达17的省市,师资缺口将特别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多次考试,服务的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这与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不同)。因此,建议浙江和其他将开始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定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多次考试从实践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政府部门的组考成本,还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高考战线。今年浙江高考,有记者在现场问学生、家长,今年高考轻松不轻松,学生和家长都说很轻松。因为这样的高考已经参加过多次了,从高二就参加了。这是真正的轻松吗?!

(3)高中学校要根据新高考,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这是学生理性选择学科、选择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的新学校管理方式的需要。

(4)谨慎推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需要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大学和专业都十分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当前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考分离。只集中进行科目改革,将无法根本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只要还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进行科目调整,改来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转。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离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一测试,再参加学校的面试,一名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拿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参加这一考试、招生。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都通过招考分离形式的春考录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渐参加,那么,招考分离的改革就可以扩大。

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

以上转自网帖。

下面补充说明浙江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的意义,来自知乎@神采洋
链接:

不考虑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被坑了后的愤怒和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自己走运了的欣喜,单纯从心理统计和测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等级赋分”这一制度。

对于按照成绩在该次考试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对排名赋予相应的成绩这一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制度,我们熟知的四六级就是按照同样的思路来给出最终得分的。而高考曾有一段时间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后来取消了这一制度而改回纯粹的卷面分直接相加。这种赋分方式其实就是统计学中的z分数(标准分数)的变式。标准分数的换算公式是这样的:z=(X-M)/SD,其中X表示原始分数(卷面分数),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差。 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 ,则由z分数可以直接得出某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某次考试所有考生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某人原始分数是90分,所有考生平均分为60分,标准差为10分,则该生z=(90-60)/10=3。根据正态分布表可以知道该生成绩比99.86%的考生都高。

使用标准分数至少有若干优点是原始分数所不具备的:
1.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原始分数原则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由于标准分数采用了相同参照点——即以标准差为“单位”,以原始分数的平均数为零点——所以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来表示某人在各门不同科目上成绩的总和。但原始分数不具备这一优点,因为不同科目的难易不同,总体分布也可能不同。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相对而言,数学的难度会大于生物,那么在总分一百分的情况下,A数学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B数学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水平更高呢?如果单看总分,那B会以1分的优势超过A,但是数学的难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第一,而B生物的98分可能全省排下来几百名,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A的数学98和B的生物98对于我们评判两人的能力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按照标准分数进行转换,则A的总成绩可能好于B(在数学平均分50,标准差5,生物平均分80,标准差15的情况下就是如此)。

2.标准分数可以直接反映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很难做到这点。如前所述,在满足正态性的前提下,标准分数可能直接算出来相对位置,所以z分数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数,用以衡量个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直接相加几乎永远做不到这点,除非是满分或零分之类的极端情况。另外,在原本的原始分数制度中,高考录取仍然是按照个体在整个省中的相对排名进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说高考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排名的原因。试想,如果在一场满分750的高考中,我考了740,够高了吧?但如果其她人都是740+甚至750,那PKU,Tsinghua难道还有录取我的理由?如果以IQ为唯一评判标准,那么人才的选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选IQ最高的(即使IQ最高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选IQ高于140的。

3.标准分数受到运气成分和试卷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单次考试中得分受到运气和试卷难度的影响比较大,但标准分数考量的不是原始的得分,而是相对位置,因而受到的影响比原始分数小一些。如果群体的异质性比较大,那么甚至有可能虽然运气不好涂错了答案但是最终的得分仍然不会变化。

考虑到以上几点,采用标准分数或其变式作为选拔标准是最符合统计和测量的,或者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这大概也是国外考试多采取标准分的原因。但这也不是说用标准分就是万无一失的。

标准分的优点建立在几个假设之上:
1.样本具备足够的代表性。这也是引发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不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某次考试重点高中的优秀学生参加得很少,而很多一般的高中生来“试运气”,那么该次考试的考生就不能代表全省考生的水平,这会导致区分度下降的问题。
2.总体应满足正态分布。如果因为试卷难度问题或考生水平问题等原因,总体不满足正态分布,那么标准分数便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浙江省又是按照百分比来赋予等级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最终的得分被强行正态化了,不能反映考生之间实际的差距。

如果就等级赋分这一制度在心理测量上的意义而言,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价值的,改正了总分这一原始而粗糙的计分方式,考虑了不同科目试卷难度不一等问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计分方式。但是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似乎出了问题,在上述两个标准分数的前提假设并未满足的情况下就使用了标准分数,引发某些考生的不满,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说是不公平也并不是很过分。至于从政策,社会公平等角度评价该次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结果,不在本答案讨论范围内,不予置评。

【皮皮说】
从理想到现实,总是隔着一条长长的路,尤其是当这个理想牵连的人足够多的时候。知乎的大部分回答在喷在骂,因为涉及到他们(老师家长学生)的切身利益,网上的资讯文章大部分重点关注改变,因为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传播者。

作为关注教育并参与教育的理性分子,我在意改革的初衷以及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实施的影响。改革方案不够完美,是否就要回到原地?那社会永远不会进步。改革不够体察民情,是否就要一意孤行?那国家永远不会进步。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落实着眼于逐步完善,当我们放下抱怨和愤怒,共同去探索更好的路,教育方能进步。我们看到,关于走班排课,选专业等问题,有的公司已经在利用科技手段去解决,比如智能生成一人一课表,人工智能评测学科和兴趣进行招生专业介绍和推荐等。

转这两篇,也是希望大家在观望,迷茫,痛骂之后,能够辩证看待,聚焦问题,为改革的完善努力。说到底,很多社会变革对于弱者的意义大于强者,因为改变才有希望重新洗牌而变强。

知乎高考志愿填报准吗

知乎高考志愿填报准吗

知乎高考志愿填报很准确。知乎高考志愿填报是由知乎网站推出的一项服务,旨在为高考考生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志愿填报建议。

该服务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结合考生的个人情况、志愿设置和历年录取数据等多方面因素,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志愿填报建议。因此,可以说知乎高考志愿填报非常准确。

知乎高考志愿填报还邀请了众多教育专家和高校招生官员参与,提供更加权威、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知乎高考志愿填报准吗

你对填报高考志愿有什么心得值得分享?

1 选择大学所在的城市是否重要?
答:重要,很重要。 大学所在的城市除了能决定你未来四年的生活环境,见识和格局外,很大程度也决定了你将来工作所在的城市与格局。
大部分人在大四毕业时都倾向于留在母校所在城市,特别是农村出身的孩子,更是对于母校所在的城市有更深的归属感。
另外,在大四就业时,大学所在城市的公司去招聘的较多,学校本身对当地影响较大,如果选择了在大学所在城市就业,那么你的人脉从迈入大学就打起了,你的老师,同学,校友的联系也会更为紧密。
所以,选择一个城市上大学,很大可能选择了将来工作的地方。
你在选择大学时,想好去哪里工作了吗?
2 根据专业选大学应该注意什么?
答:很多人都知道有些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比如河海大学的水利,西北工业大学的飞行器制造,同济大学的建筑,江南大学的食品等等。
所以我们根据专业选大学应该也要为就业和将来深造做好打算。
譬如你将来想从事土木工程,那么选择土木老八校是比较好就业的。
想加入国家电网,那最好选择电力系统的高校。比如电力系统著名的二龙四虎。
二龙:武大+华北电力
四虎:清华+浙大+西安交大+华科
选择了这几个学校,意味着将来更容易进入电力系统,在入职后也会有更多的校友资源。
3 专业和院校应该侧重哪一个?
答: 当院校层次相同时,以专业为主;当层次不同时,以院校为主。
目前中国的院校基本可以划分为六个层次(不考虑港澳台的情况)。
层次一:清华+北大
层次二:普通985+经济发达地区211
层次三:普通211
层次四:一本+二本
层次五:三本
层次六:大专
当你的分数可以让你在同一个层次选择学校和专业,那么根据专业强势的程度来选择学校。比如都是985平台,东南大学的土木就要比中国农业大学强不少。
当你的分数可以选择高一个层次的弱专业和低一个层次的好专业时,建议选择高一个层次的学校。我们在就业时HR常会根据学校的层次来设置门槛,只有迈过了这个门槛,才能有进一步竞争的机会。另外,如果进大学了,实在对专业不感兴趣,那么可以申请转专业,这些都是允许的。
上了大学后,你会发现,不同层次之间大学的师资力量和实验室级别真的是天壤之别。
4 要不要选择接受调剂?
答: 现在报志愿时都有一项,是否接受调剂。那么我们在填写志愿是否要勾选这个选项呢?
建议选择。
我们在报志愿时要把学校划分优先级别,同一批次的学校要根据希望考进去的程度排位,譬如,你想报清华,那一定要把清华放第一位,而不是第五位,平行志愿也是有顺序的。
当我们按希望被录取的程度填报高校时,即使被调剂专业了,也是进入了更希望去高校不热门的专业,以后申请换专业就可以了。
另外,不一定被调剂的专业就不好,我同学被调剂到了冷门数学专业,结果考研特别吃香,考了热门的计算机,现在分分钟在知乎谈笑风生。 若是专业不如意了,不要急,等一等,时运和兴趣都是会转换的。
5 有考研深造打算的学生,在报考大学应注意什么?
答:随着就业形势严峻,对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学生都有考研深造的打算,2016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为177万,比2015年增长约12万。考研现象越来越热,那么如果你想提前为考研布局,在选大学要注意下边几点:
(1)尽量选择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学校
(2)尽量选择有保研保外资格的学校
(3)尽量选择和其他好学校有联盟的学校,比如著名的C9联盟。
(4)如果分数不是那么理想,尽量选择高层次,专业强势的学校。这样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在大学好好学习,不然保研考研都是痴人说梦了。
6 什么专业就业好(钱多,活少,离家近,工作好找)?
答:很多同学读完大学找工作时,才发现找错了专业,报考公务员看到限制专业时才大喊多么痛的领悟。那我们在报考专业时怎么去分辨好就业的工作呢?
话从两头说:
(1)我家里有人
当家里亲属在某个行业是大牛级别,将来就业他也可以帮助你时,可以听从他的建议报考该专业,将来就业会轻松很多。比如说,家里在电力系统有人,那么报考电气设备自动化等专业是再好不过了。
(2)我是屌丝闯天下
大部分人还是在将来需要自己找工作的,那么就跟选择的专业关系很大。

以上就是温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知乎高考志愿填报准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知乎高考志愿填报准吗”相关推荐
填报高考志愿的知识指南 高三学生志愿填报方法指南
填报高考志愿的知识指南 高三学生志愿填报方法指南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个考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了解各大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和专业分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三种查询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录取情况。🏫省教育考试院在每年高考投档结束后,考试院都会公布学校的投档情况,包括投档最低分与最低位次,全部投档完成之后,也会公布各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情况,考生可以前往省教育考试院进行查询,值得一提的是省教育考试院公

2024-06-17 20:46:40
河南郑州高考志愿知分填报注意什么?急 急!!!!
河南郑州高考志愿知分填报注意什么?急 急!!!!

河南郑州市新密市填报志愿最有权威的机构是那个新密博恩志愿填报。博恩高考志愿填报中心有着强大的师资团队,不仅能通过丰富的从业经验,帮助考生填报志愿,还可以借助和国内多所知名大学合作开发的智能大数据平台,精准匹配考生信息和大学录取数据,因此河南新密市郑州市填报志愿最有权威的机构是新密博恩志愿填报。新密博恩志愿填报总部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汴路永恒名座,擅长压线分志愿填报,可帮助考生实现低分高

2024-06-18 05:44:17
听高考志愿填报讲座有用吗
听高考志愿填报讲座有用吗

2021听高考志愿填报讲座有用吗1、有用是有用,但作用有限。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主要讲解一些填报志愿的常识、技巧,基本政策法规。作用肯定是有的,但是由于面向所有考生,只能是讲解一-些表面性的东西,比较浅,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2、如果对于高考填报志愿流程不熟悉,高考填报志愿讲座一定要去听--听的。高考填报志愿其实很难,关系到一个考生的未来,志愿填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生录取,一个好

2024-06-18 08:36:49
普通高考填报志愿指南 高考填报志愿流程
普通高考填报志愿指南 高考填报志愿流程

怎样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填报志愿时,每个院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1-6个专业填报。可以填报满6个专业,也可以只填报1-5个专业,但填报的专业越多录取机会越大。不过不要勉强将6个专业都填满,不想去的专业不要填报。六个专业优先级依次降低。各个专业都有最低录取分数,只要分数够了就可以被录取。建议把最想去的专业填在最前面。普通本科批次一般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专业和

2024-06-17 16:35:42
外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外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全国高考填报志愿流程详解精选全国高考填报志愿指南全国高考填报志愿流程详解(精选)你是不是也在找全国高考填报志愿流程详解的资料,那就对了,小编精心整理这篇全国高考填报志愿流程详解文章,应该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更多全国高考填报志愿流程详解相关的资料,可以右上角搜索。全国高考填报志愿流程详解高考填报志愿流程详解如下:1.绑定手机号码:这是为了防止填报账号被恶意绑定而设置

2024-06-17 22:03:30
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变化吗?
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变化吗?

2024年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2024年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1、分数优先由于高考采用分数值统计排名,故而分数的高低基本决定了考生的最终选择。分数优先,是指每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会优先录取。2、遵循志愿每个考生都会有填写院校顺序,计算机投档,会按照考生填报顺序录取。3、一次投档,不再补档一般院校

2024-06-18 09:02:10
高考志愿怎样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实战技巧的高考填报志愿之新兴专业申报策略
高考志愿怎样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实战技巧的高考填报志愿之新兴专业申报策略

2010高考志愿怎样填报日志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日志地址:精品学习网梳理了有关2010年高考报考志愿指南的基本步骤,总共分7个步骤,每个步骤详细解说了2010年高考报考志愿如何填报。详细步骤如下:我认为除了常规的了解一下高校招生录取线、分数,我认为目前考生最最重要的问题是认真阅读招生章程。因为招生章程里面很多的细节大家可能容易忽略。作为招生章程来说是高校向社会承诺的方方面

2024-06-18 07:40:57
海南异地高考填报志愿有限制吗
海南异地高考填报志愿有限制吗

海南2015异地高考填报志愿有限制吗1、湖南省2015年异地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没有限制。2、2015年海南省高招的填报志愿和录取从7月10日开始到8月22日结束。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面,海南省2015年与2014年相比有四个明显的不同之处,请考生和家长注意。一是贫困专项计划由梯度志愿投档调整为平行志愿投档;二是延长本科一批录取时间和本科三批填报志愿时间各1天;三是增加了本省本科院校与

2024-06-18 06: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