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 01:40:00 | 温度网
1、不是同一个概念。就行为和结果来说,补录和征集志愿的确都是高校因没有完成录取计划而进行的第二轮招生。但两者却有着基本的区别,即时间不同。征集志愿时间。征集志愿是在录取过程中进行的。
2、投档人条件:各省由于最低录取分数线上投档人数少于计划招生人数,或者虽投档满员但中间又有考生自愿放弃志愿,明确表示不会来校报到,导致招生名额不够,各招生高校于是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布继续招生的计划。
3、这时,所有未录取考生,即电子档案状态是未录取,包括那些自愿放弃志愿的考生,都可以填报志愿。对于那些已被高校录取却放弃然后又后悔的考生,都可以参加志愿填报,甚至是原录取院校。原录取院校依然会给这样的考生以相应的机会。
理解第一批次征求志愿:新生入学的再择机
在高考录取的旅程中,"征求志愿"扮演着关键角色。当第一轮志愿录取未能满额, 征集志愿 便应运而生,为那些第一志愿遗憾落选的学子提供了第二次机会。它并非补录,而是一种补充招生的过程。
征集志愿并非随意设置, 它针对的是未完成或追加计划的院校 ,包括文理科的一批至五批,以及提前批。考生们有机会选择A、B、C三所院校的三个专业志愿,加上一个专业服从选项,为自己的未来多增加一份可能。 温度网
参与征集志愿的对象,是那些在相应批次中未达到控制线,或者低于线20分的考生。这与补录有所区别:补录通常在新生开学后,由于部分录取者放弃入学而进行的补充录取,那时的术语可能不再是"征集志愿",而是直接称为"补录"。
总的来说, 征集志愿是录取期间的二次机会,补录则是开学后的补充 ,两者在录取策略上相似,但时间点和使用语境有所不同。掌握这些信息,将有助于你更好地规划你的志愿填报策略,让每一份努力都有可能化为实。
愿你在志愿填报的道路上,把握每一次机会,走向理想院校。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本一的征集志愿(即补录)与二本志愿的填报有冲突吗(填志愿时时间是一天)的相关内容。
没有冲突,先录取一本的,再录取二本的。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招生过程中,原报考这个志愿的人数不够,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而补录是在开学后,录取的学生放弃这个学校,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再补充录取学生就是补录。
扩展资料:
征集志愿缺额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类是院校在正式投档时生源不足导致缺额;
第二类是院校投档时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等原因而退档形成的缺额;
第三类是院校生源足额,但后期在该省追加了招生计划。
对于不同省份,征集志愿的设置和要求等会有不同,上述情况仅供参考,具体报征集志愿时还应认真研读各自省市官网上发布的相关招生信息。
以上就是温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温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2024-06-29 13:32:03
2024-06-25 17:55:50
2024-06-20 23:59:21
2024-06-26 08:52:12
2024-06-25 13:48:23
2024-06-26 03: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