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及完整名单一览表

2024-11-23 10:12:36 | 温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及完整名单一览表相关的问题,今天,温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及完整名单一览表

2023强基计划36所大学录取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36所大学录取分数线暂未公布。依据去年部分强基计划院校的入围分数线,高分院校通常在650分左右,而较低分的院校则在560分左右。总体上,强基计划的录取分数线通常比普通高考降低10到30分。下面为去年部分强基计划大学的分数线供参考。



1、北京大学去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在各省份普遍超过650分。



2、清华大学去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在各省份同样普遍超过650分。



3、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市的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51分、文科654分;在河北省,文科的入围分数线为631分。



北京理工大学在四川的最低入围分数线为化学专业609.2分,工程力学专业601.8分。 温度网



华中科技大学在河南的最低入围分数线为哲学专业580分,在四川的最低入围分数线为生物科学专业606分。



2023年强基计划的录取分数线因学校与省份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通常而言,考生分数需高于各省份一本线100分以上才有机会。具体录取分数线由各省考试院公布为准。



以下为四川省2023年强基计划部分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示例:中国人民大学文科最低623分;北京师范大学理科最低632分,文科最低609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最低751.6分,应用物理学最低708.2分,化学最低677.2分,飞行器动力工程最低677.2分;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最低658.4分,化学最低609.2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最低681.8分;中国农业大学理工最低609分;南开大学哲学最低600分,数学与应用数学最低642分,化学最低637分;山东大学哲学最低604分,数学与应用数学最低641分,物理学最低615分,生物医学科学最低619分;中山大学物理学最低625分,理论与应用力学最低586分;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类最低626分,化学类最低602分,生物技术最低604分。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及完整名单一览表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1. 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北京大学招生专业:
- 数学类
- 物理学类
- 化学类
- 力学类
- 生物科学类
- 历史学
- 考古学
- 哲学类
-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 基础医学(八年制)
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学科拔尖的青年学生实施全过程培养。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共有21个一级学科获评“A+”,居全国高校之首。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均为学科评估“A+”,学校拥有国内最强的基础学科实力、最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制,具有辉煌的历史和丰富的育人经验。
2. 清华大学招生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生物科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理基础科学
- 化学生物学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 历史学类
- 哲学类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化学、生物为A+;数学、物理学为A;文学、历史学、哲学为B+。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及完整名单一览表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及完整名单一览表的相关内容。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实际上,强基计划的参与学校并非只有36所,目前已有39所高校参与其中。自2022年3月起,我国新增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参与强基计划试点。

以上就是温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温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及完整名单一览表”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36所强基计划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2024-10-26 07:39:16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36所强基计划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2024-10-22 12:46:19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1.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北京大学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基础医学(八年制)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

2024-10-28 12:03:02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1.清华大学:工学领域的领军者,管理学领域的佼佼者,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17位,稳居国内高校之首,综合优势显著。2.北京大学: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内的顶尖选手,法学领域亦表现出色,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30位,与清华比肩而立。3.复旦大学:医学和文学领域排名第二,历史学、管理学、哲学、理学、经济学实力突出,被誉为南方小

2024-10-25 00:18:09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10-14 16:01:01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如下: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清华大学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北京理工大学6、中国农业大学7、北京师范大学8、中央民族大学9、南开大学10、天津大学11、大连理工大学12、吉林大学13、哈尔滨工业大学14、复旦大学15、同济大学16、上海

2024-10-20 19:19:08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及专业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强基计划选拔出了36所一流大学作为试点,这36所高校均为985、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36所高校的名单以及它们的特色专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学府位列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工程技术类院校也在名单之内。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农林教育和师范教育的领军者,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等民

2024-10-25 21:44:43
36所高校强基计划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36所高校强基计划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1.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北京大学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基础医学(八年制)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

2024-10-25 09: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