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00:36:21 | 温度网
专业考试完成后,考生返回学校继续文化课学习,并参加6月份的统一高考,取得文化成绩,最后按当年划定的分数线从高到低录取。文化课考试与普通高考一样,分文理科。
北京市美术统考时间:12月8日
美术统考时间:江西省12月9日
美术统考时间:四川省12月1日下午至12月2日
江苏美术统考时间:2018年12月2日
辽宁省美术统考时间:12月1日
上海美术统考时间:12月9日
湖北美术统考时间:12月1日
重庆美术统考时间:12月9日
山西美术统考时间:12月9日
山东美术统考时间:12月15日
黑龙江美术联考时间:12月8日
甘肃美术统考时间:12月16日
湖南美术统考时间:12月16日
河北省美术统考时间:1月5日
天津美术统考时间:12月16日
陕西美术统考时间:12月9日
河南美术统考时间:12月16日
内蒙古美术统考时间:1月12日
云南美术统考时间:1月17日
浙江美术统考时间:12月16日
青海美术统考时间:12月22-23日
宁夏美术统考时间:12月23日
福建美术统考时间:12月15-16日
新疆美术统考时间:1月5日
贵州美术联考时间:12月30日
西藏美术联考时间:12月22日
海南美术联考时间:1月12号
专业考试
美术高考包括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只有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均通过一定的分数线,才能被有关高校录取。专业考试的公共科目为素描、速写、色彩,如报考设计类专业,有的地方会增加“构成”。
文化课考试
专业考试完成后,考生返回学校继续文化课学习,并参加6月份的统一高考,取得文化成绩,最后按当年划定的分数线从高到低录取。文化课考试与普通高考一样,分文理科。
美术联考
美术联考(又称美术统考)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组织的美术专业统一考试,美术联考成绩省内的所有二本院校以及所有地区的三本,专科以及省外极少部分一本、二本院校承认。联考成绩对考生来说很重要,考生通过省联考之后才可以继续报考其他学校在本省组织的单招考试。(单招考试及学校自己在个别省内设立考点进行专业考试。)因而美术联考很重要,他相当于一个通行证。
联考的好处:1,降低美术考生的成本,不要在在各个院校之间来回奔波。2,联考可以消减一部分绘画功底确实不强的学生,以减轻单招考试考点的拥挤。
联考时间:联考时间根据省份不同时间也有所不同,但是各省基本在12月份之后进行。
美术校考
美术校考一般是针对艺体生而言的,是指高考生在参加正式高考考试之前,所参加的由各具有招艺体生资格的院校所组织的专业水平考试所取得的成绩,成绩合格后,学校会为考生颁发专业合格证书。一般来说,只有取得该院校合格证书的同学才有报考该院校对应专业的资格,院校会在所报考考生中择优录取。按照规定,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可跨省设点组织校考;
其余本科院校原则上只在该校所在地设点组织校考,如有特殊要求确需跨省设点组织校考的,须经拟设考点所在地省级招办同意并报该校主管部门备案。
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及高职(专科)院校只能在该校所在地组织省级统考未涉及到的专业校考;
招生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系)不得自行设点组织校考。
教育部规定:校考要在春节后进行,3月底前结束。
校考合格标准由招生学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自行确定。校考专业考试合格证书发放数量原则上按与该校相应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4:1的比例发放。
获准在省级统考合格生源基础上组织校考的招生学校也可根据考生省级统考成绩及分布情况直接划定该校的专业合格标准。
美术校考的考试基本分为三大项:素描,色彩,速写
。
有的学校不考速写。知名美术院校三项必考。
八大美院分科很细,报考设计系就会单考设计。如:西安美院雕塑系,必须到西安考试。且雕塑,设计,绘画,美术学,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只能报考其中的两个专业。分别拿合格证。要求很细。中央美院分的条目更多,招生简章要好好费时间看看。考的题目也比一般院校难。
一般的院校的美术设计系(包括美术设计学院),就是考三项,或两项。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学科,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设计。
/iknow-pic.cdn.bcebos.com/060828381f30e92493c6482243086e061d95f74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60828381f30e92493c6482243086e061d95f74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历年高考时间谢谢了,大神帮忙啊的相关内容。
答:1977年恢复高考是在12月份高考的,目前也是唯一一次在冬季举行的高考。
历年高考时间:
1952年-1965年高考时间:(各地、市有所不同,不一一列举。)
1952年:8.15-17日;
1953年:8.20-22日;
1954年:8.15-17日;
1955年、56年、57年:7.15-17日;
1958年:7.18-20日;
1959年、60年:7.20-23日;
1961年、62年:7.15-17日;
1963年、64年:7.15-17日;
1965年:7.10-12日;
1973年:7.15-16笔试,7.18-19日面试,有的:7.27-28日;
1977年:12.6-8日,12.9-10日,12.11-12日,或:12.17-18日,12.20-22日等;
1978年:7.20-23日;
1979年-2002年高考时间:7.7-9日;
2003年至今高考时间:6.7-8日,部分省市6.7-9日。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我国现代高考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填报时可以自由选择。)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上海在全国最先获得自主命题权,实行3+1方案(除语数外,再任选一门)。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科目被取消,除语数外,文科加考政治和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之外,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政治。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8] 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从这年起,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0年之前我国高考一直实行全国一张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2001年,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普通高考报名年龄不超过25岁、未婚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也可报考普通高校。报名并参加普通高考将不受年龄及婚否的限制与影响,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至此全国各地每年都有25岁以上的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缺乏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扩招的反思。
2010年2月,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发布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全文。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效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2014年全国有16省市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
2016年全国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也就是采用“普通高考全国卷试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份仍为分省命题。
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的高校招生做出部署。《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2019年5月6日,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透露,2019年高考报名者达到上千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23时间皖南八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于12月22-23日开考。考试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9门科目。“皖南八校”联考是安徽省内高中有名的阶段性考试,每年都是引领安徽高考复习备考的风向标。“皖南八校”联考近年来已成为全省高考复习备考的风向标和加强全省高中学校校际交流的良好平台,在国内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该
全国各个省份公务员考试时间序号招考省份招考类别报名时间笔试时间招考公告1江西省公务员2009年11月20日——2010年11月29日2009年12月27日2浙江省公务员2009年11月28日——2010年12月10日2010年1月16日3广西省公务员2009年12月3日——2010年12月13日2010年1月16日4福建省公务员2010年1月9日——2010年1月18日201
黑龙江事业单位联考报名人数2023黑龙江事业单位联考报名人数:12万人。根据查询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显示,截止到2023年8月1日,黑龙江省事业单位联考的报名人数有12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报名人数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显示出黑龙江省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重视。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
湖南省公务员考试2023时间湖南省考公务员时间为2023年7月25-26日。笔试有关要求如下:1、考试当天应按规定时间到达考点,出示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纸质准考证,经查验无误后有序进入考点考场。进出考点时应有序排队,保持1米以上间距。2、考试结束后,须听从考点工作人员安排分批、错峰离场,不得在考点周围聚集。3、
2025公务员考试时间2025公务员考试时间为10月报名,11月底笔试。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的录用考试,每年考试时间为10月报名,11月底笔试。国考京考(省考)2025备考笔记-适合公务员考试零基础国考与省考是公务员招录的重要途径,分别对应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公务员岗位。国考面向全国,招收国家财政负担的公
隆回驾考八月份考试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隆回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稍偏西南的资江上游。该地区的驾校考试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考试人员需要提前打印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和行程码方可进入考场。事业编制考试时间2023下半年2023年下半年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的
每年上半年多省公务员联考都是4月几号考试?时间固定吗?是的,每年的多省联考都是4月中旬进行。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为行测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公务员考
公务员考试一般要准备多长时间?数量-成章by公务员考试上岸日志(公号微博免费分享)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链接:提取码:y366数量-成章by公务员考试上岸日志(公号微博免费分享)讲义笔记数量5.mp4数量4.mp4数量3.mp4数量2.mp4数量1.mp4笔记2018.10.27方法精讲-数量5成章(笔记)(2019省考线上笔试小班-广东1期2019省考笔试大班-广东2期)
2024-06-29 13:32:03
2024-06-25 17:55:50
2024-06-20 23:59:21
2024-06-26 08:52:12
2024-06-25 13:48:23
2024-06-26 03: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