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

2024-11-04 20:38:43 | 温度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

报国家专项计划的条件如下:
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有关省份,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批次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不低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

详细流程


1、登录:阳光高考网站: ,点击右侧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进入,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2、注册:首次登陆需要注册学信网账号,注册必须实名,请留家长的常用电话,注册后登录,并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3、填写基本信息:根据左侧列表提示,逐项完成基本信息填写,可能存疑的内容有:


● 考生类型:城市应届、农村应届、城市往届、农村往届四个选项,根据个人情况填写农村应届或农村往届;


● 学科类型:个别省的考生都是“综合课改”


● 照片电子稿:班主任那有毕业证一寸照电子稿,也可以利用“教育考试网”中的“高考报名信息”中的照片。


● 中学信息:例如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江苏清江中学


● 主管教学领导:汤小青 联系电话:咨询各班班主任


● 户籍信息务必与户口本一致,初审结束后会到当地派出所进行户籍审核。


4、填写成绩信息:需要填写的成绩可能包括各学期期末成绩(部分高校要求有单科排名)、英语及选考科目首考成绩、部分高校需要高三最近三次模拟考成绩。关于成绩填写需要关注如下内容:


● 请如实填写各项成绩,由于伪造成绩造成的后果自负;


● 部分高校要求提交成绩单,可根据学校教务处提供的成绩单模板,如实填写个人成绩,并加盖学校公章;


● 成绩来源:教务处已将历次期末考试成绩及最近联考成绩发给班主任,可以到各班班主任处查询;


● 填写单科排名时,高一两次期末考试总人数填写全年级人数,高二以后语文、数学、英语填写全校总人数、选考科目填写相应选考人数;


● 没有开设考试无成绩的科目需要填“无”;


● 参考人数:(根据首考人数确定,可能稍有出入)


清中总人数:752 物理:123 化学:120 生物:472 政治:417 历史:444 地理:640 技术:199


5、填写综合信息:社会实践活动与获奖记录,此处均需要证明材料(荣誉证书之类)。


6、部分高校要求填写推荐信息,没有推荐权限可不填写。


7、志愿填报:完成上述信息填报后,点击“志愿管理”进入下列界面,选择目标高校进行志愿填报。


● 进入高校志愿填报后悔显示该高校“志愿填报说明”,请仔细阅读;选择专业时,部分高校只能选专业大类,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根据具体招生计划进行填报;在“是否服从调剂”处,有的高校是默认“是”或者“否”的选项的,请注意查看。


●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


8、下载申请表: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本人签字,中学校长签字、盖章。


9、材料上传:根据各高校要求上传所需的材料扫描件,如拍照上传,照片要端正、清晰;


● 上传后点击“完成上传”按钮才能保存成功。上传成功后,等待高校审核,在高校报名时间内,考生可以重新上传申请表。


● 在报名时期间,志愿填报完成提交后如需要修改,可撤销该志愿,重新填报。 温度网


10、录取工作:


● 初审:审核通过,名单公示,结果会反馈到学校;


● 部分高校需要组织校测,根据校测结果适当降分录取,请关注各校招生章程;


● 志愿填报:报志愿投档方式为传统志愿, 即大概率只有第一志愿有效,如有申报多个高校通过初审,请谨慎填报;如“高校专项计划”已被录取,将不再参与后续投档,若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的志愿填报与投档。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

高校专项计划的条件及申报流程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校专项计划的条件及申报流程的相关内容。

高校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教育公平政策,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户籍在实施区域农村,连续三年学籍和实际就读,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注册准备: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注册真实账号。

志愿填写:学校、注册类型,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

申请表:每所志愿对应,下载、填写,中学盖章签字,付费后下载。

提交材料:申请表、户籍证明、学籍证明,按照高校规定方式提交。

审核与公示:省市审核基本条件并公示,高校审核其他条件并公示。

参加高考:正常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录取:高考出分后,根据高考成绩和专项计划考核,单独填报志愿,录取。

录取安排:提前批和本科普通批次之间,未录取不影响后续本科统招。

报考前,阅读高校招生简章、规定,咨询工作人员获取准确信息。

以上就是温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温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相关推荐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怎么报名1、国家专项计划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才可以报名:(1)符合2019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报名方式:报考国家专项计划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根据各省招办具体要求填报志愿。2、地方专项计划

2024-12-01 03:16:40
国家贫困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国家贫困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国家贫困专项计划怎么报名Hello同学们,今天学姐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感兴趣的话就快快跟我一起看下去吧!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是指国家为了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性,为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预留的专项计划。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且鼓励学生毕业后回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它还有

2024-10-17 12:40:49
国家专项计划湖北省怎么报
国家专项计划湖北省怎么报

国家专项计划湖北省怎么报国家专项计划是针对特定地区符合条件的学生群体申报的专项计划,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湖北省,报考国家专项计划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申报。首先,考生需要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并且具备以下条件:考生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

2024-12-27 19:59:31
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
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

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报国家专项计划的条件如下: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搏衫御基岩数线。对于合并塌乱本科录取批次的有关省份,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批次前开始投档录取

2024-11-02 04:13:15
国家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国家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国家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是什么?一、国家专项批次是指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有一定的报名条件,包括:1、符合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2、户籍在贫困县(区);3、高中三年学籍在贫困县(区)。二、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需要经过审批才可以填报。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如下:一、报考条件上的区别国家专项计划,指定县市

2024-10-19 12:50:12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流程 什么是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流程 什么是填报

2019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流程什么是填报国家专项计划,是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简称。全国共涉及22个省的832个县。那么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流程是什么,该如何填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流程国家专项计划有在本一批次录取的院校专业,也有在本二批次录取的院校专业,考生分数要达到相应批次的控制线就可以报考相应批次的院校。具体报考流程各省略有不同;以四川省为例,

2024-11-20 19:54:53
国家专项计划如何加分?
国家专项计划如何加分?

国家专项计划如何加分?公布的高考成绩不包含加分。其中烈士子女(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地方性加分政策各地有所不同,例如安徽地方性加分项目有: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加5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2024-10-21 15:12:15
强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的区别是什么?
强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的区别是什么?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强基计划是一种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并培养在综合素质上表现优秀或者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该计划于2020年开始在部分高校实施,重点关注那些有志于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同时也关注国家人才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的高校将根据自身特色确定招生专业,并强调基础学科在数学、物理、化学、生

2024-10-30 01: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