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招生分数线是多少?

2024-10-17 13:13:35 | 温度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强基计划招生分数线是多少?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招生分数线是多少?

强基计划招生分数线是多少?

1.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四川省清华大学理科680分、文科615分;北京大学理科686分、文科639分;国防科技大学624分;电子科技大学645分入围25人;重庆大学619分。
2. 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
3. 重庆市清华大学物理类683分;北京大学物理类690分、历史类672分;电子科技大学646分入围15人;重庆大学631613分、历史学类626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50分、化学637分、工程力学628分、生物科学629分、基础医学647分。
4. 强基计划招生办法: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具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潜力的考生。高校根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招生和培养方案。
5. 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6.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7. 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强基计划招生分数线是多少?

2023年河北强基计划分数线是多少?

河北高考强基分数线20231、2023年老山河北高考录取分数线
本科线:历史类430分、物理类439分。
专科线:历史类200分、物理类200分。
特招线:历史类495分、物理类492分。

2、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历史科目组合495分,物理科目组合492分。适用于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校专项计划及其他有相应耐局文化成绩要求的院校(专业)招生。

3、高水平运动队考生高考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
历昌含让史科目组合430分,物理科目组合439分;对于少数体育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历史科目组合279分,物理科目组合285分。

高考的注意事项:
1、准备充分。
提前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备考,掌握各科目的知识要点和考点,做好相应的练习和模拟考试,同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作息规律。
2、注意考点信息。
详细了解考试的时间、地点和要求,确保自己准时到达考场。注意核对准考证号码和座位号,确保避免混淆或遗失。
3、遵守考场规则。
在考试过程中,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和要求,如不得交头接耳、传递答案、抄袭等,确保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4、注意答题顺序。
按照试卷的要求,注意答题顺序,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先做自己擅长的题目,再处理难题,注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5、寻求支持和帮助。
如果你感到困惑或者有困难,不要犹豫寻求帮助。可以向老师、同学、家人或者辅导员寻求建议和支持,他们可以给你提供指导和鼓励。

强基计划招生分数线是多少?温度网

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是多少?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是多少?的相关内容。

1.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普遍在670分左右。
2. 不同省份的入围分数线有所差异:
- 安徽省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79分,文科未提及。
- 北京市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62分,文科664分。
- 福建省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78分。
- 广东省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84分。
- 河北省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76分。
- 河南省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85分。
- 黑龙江省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46分。
- 湖北省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76分。
- 湖南省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71分。
- 吉林省入围分数线为文科596分。
- 江苏省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72分,文科648分。
- 甘肃省入围分数线为理科671分,文科677分。
3.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分为三个类别:
- 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些专业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突出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的学生。
- 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这些专业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
- 基础文科类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这些专业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文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研究的学生。

以上就是温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温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招生分数线是多少?”相关推荐
浙大强基计划分数线多少?
浙大强基计划分数线多少?

强基计划分数最低的学校中国农业大学的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理工科最低为609分。该计划旨在选拔那些有志于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综合素质或在基础学科领域有杰出才能的学生。重点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同时也关注国家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该计划的大学将根据自身特色,设置相关招生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简称“中国农大”,位于首都北京市,是教育

2024-10-19 09:56:13
2023年河北强基计划分数线是多少?
2023年河北强基计划分数线是多少?

2023年河北强基计划分数线是多少?1.2023年河北省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尚未公布。通常情况下,强基计划的录取分数线会在高碰搏考成绩公布后,由相关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确定。2.考生需关注高校衫吵闭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了解具体报名条件和测试安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潜力的学生。3.2023年老山河北高考录取分数线如下:-本

2024-10-20 05:39:47
河北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
河北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

河北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强基分数线的具体设置和分数线高低,会根据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一、河北高考强基分数线河北省2022强基计划等特殊类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如下:历史类506分,物理类487分。包括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校专项计划等其他有相应文化成绩要求的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同上。其他物理类本科分数线430分,历史类本科分数线443分;专科批次

2024-10-26 00:27:07
强基计划分数线一般多少啊?
强基计划分数线一般多少啊?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2020年度强基计划36所大学的入围分数线(理工类)如下:1.北京大学:570分2.清华大学:555分3.复旦大学:550分4.上海交通大学:540分5.浙江大学:530分6.南京大学:525分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22分8.同济大学:517分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16分10.北京理工大学:515分11.哈尔滨工业大

2024-11-01 03:14:06
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和招生人数是多少
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和招生人数是多少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

2024-10-14 15:18:01
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是多少?
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是多少?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2020年度强基计划36所大学的入围分数线(理工类)如下:1.北京大学:570分2.清华大学:555分3.复旦大学:550分4.上海交通大学:540分5.浙江大学:530分6.南京大学:525分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22分8.同济大学:517分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16分10.北京理工大学:515分11.哈尔滨工业大

2024-10-22 16:22:02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2020年度强基计划36所大学的入围分数线(理工类)如下:1.北京大学:570分2.清华大学:555分3.复旦大学:550分4.上海交通大学:540分5.浙江大学:530分6.南京大学:525分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22分8.同济大学:517分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16分10.北京理工大学:515分11.哈尔滨工业大

2024-11-15 00:23:40
高校强基计划招生多少人
高校强基计划招生多少人

高校强基计划招生多少人强基计划入围后有大约有30%的概率录取。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22年3月,2022年

2024-10-20 16: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