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什么是强基计划,哪些人可以报?

2024-10-14 15:50:28 | 温度网

今天温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什么是强基计划,哪些人可以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强基计划,哪些人可以报?

什么是强基计划,哪些人可以报?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

适合强基计划的考生:

1、成绩优秀的考生强基计划高校院校层级较高,考生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在现有高考区分度降低的趋势下,强基计划最高优惠至达一本线录取。所以,建议有条件的考生一定要参与。

2、对基础学科感兴趣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直接聚焦到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的本科专业。

3、有规划的考生强基计划带给考生的一方面是机会,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与高考同时兼顾,增加名校录取机会。从强基计划政策来看,高考成绩是入围校测标准,其备考与高考不冲突;从强基计划招考流程来看,考试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在高考后有一定备考时间,不耽误高考学习。

4、有竞赛奖项较高的考生强基计划文件强调“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家长和考生可保持关注,待高校公布简章后再做打算。

什么是强基计划,哪些人可以报?

强基计划是高校专项计划吗

强基计划不是高校专项计划。

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是成为了一些高校展开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的试点,强基计划主要在智能科技、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但是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强基计划突出了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理化、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是指各省市区针对本地的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出台的优惠高考政策。

高校专项计划,照顾农村学生高考的方案,也叫做农村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都属于高考三大计划,分别照顾不同情况的高考人群,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大家勤奋努力,加油考大学。 温度网

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

1、招生对象

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招生对象为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拔尖的考生,简单的说,就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或者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奖项的考生,银牌以上奖项可以破格入围校测。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严格审查考生的学籍和户籍,实施区域内且符合要求的农村考生报名参加。

2、报名时间

强基计划:预计3月底开始报名,4月为报名高峰期。高校专项:报名多从4月份开始,且简章集中发布,报名时间较短。

3、招生范围

强基计划:针对全国招生。高校专项:实施区域内符合户籍和学籍的成绩优秀的农村地区考生。

4、录取方式

强基计划:按照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南开大学高考成绩90%,校测1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录取方式可以分为两类,降分录取,如清华、北大等安排校测的高校;没有校测的学校按照考生高考成绩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成绩不低于本一分数线。

什么是强基计划,哪些人可以报?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涵盖的专业领域广泛,旨在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所需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的拔尖人才。具体专业包括:
1. 数学专业:专注于纯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国家在科技、经济、国防等领域提供强大的数学支持。
2. 物理专业: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规律,为高新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3. 化学专业: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对医药、材料、环保等领域至关重要。
4. 生物专业:涉及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对推动生物技术进步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巨大。
5. 历史专业: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智慧。
6. 哲学专业:探讨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理论素养。
7. 古文字学专业:研究古代文字,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8. 基础医学专业:专注医学基础学科,为医疗卫生事业和生物医学研究培养人才。
强基计划的专业设置旨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学生的坚实基础和创新能力。通过这一计划,学生不仅能够在学术领域取得优异成绩,还将为未来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温度网整理的什么是强基计划,哪些人可以报?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温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什么是强基计划,哪些人可以报?”相关推荐
哪些人可以报强基计划
哪些人可以报强基计划

哪些人可以报强基计划可以报强基计划的考试,详细介绍如下:一、成绩优秀的考生:1、虽然强基计划入围成绩最低要求在一本线上,但强基计划高校院校层级较高,39所高校全部都是建设高校。2、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非常多,强基计划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的分数来入围,所以成绩越好,对报考越有把握。二、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学科能力突出:1、对

2024-10-23 20:42:36
2024哪些人可以报强基计划
2024哪些人可以报强基计划

2024哪些人可以报强基计划对基础学科有着强烈兴趣;高考成绩优秀;有突出的学科能力;想冲刺更高水平的大学;有全面学业生涯规划的考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哪些考生适合强基计划1、对基础学科有着强烈兴趣基础学科主要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如果学生对某一基础学科方面非常感兴趣,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倾向于基础学科,那么强基计划就是非常好的选择。2、高考

2024-11-23 03:46:13
强基计划几岁可以报名 强基计划高几可以报名
强基计划几岁可以报名 强基计划高几可以报名

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如下:必须是高三的考生。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高考考试。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等。强基计划简介: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

2024-10-22 02:52:50
什么学生可以报强基计划
什么学生可以报强基计划

什么学生可以报强基计划一、成绩优秀的考生强基计划高校院校层级较高,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录取线较高,而根据强基计划的规则,要求考生高考成绩比例不少于85%,所以考生成绩一定要好。二、对基础学科感兴趣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直接聚焦到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的本科专业。

2024-11-13 22:30:18
强基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 强基计划考哪几科
强基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 强基计划考哪几科

强基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很多学校的强基计划有限报的要求,只能报考一所学校,但可以选择1-5个专业,所以在院校选择方面,考生需要慎重选择。目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招办透露2021年强基计划限报1所,更多高校尚未明确说明。家长仍可以选择2-3所目标高校,待高校简章公布后,依据情况进行选择。强基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一所学校。根据高三网查询得知,强基计划只能报1所院

2024-10-29 04:46:45
每个人都可以报强基计划吗
每个人都可以报强基计划吗

每个人都可以报强基计划吗强基计划主要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通常分为两类:一是高考成绩优异者;二是某领域具备突出才能的人才。具体条件如下:首先,高考成绩优秀是基本要求。考生需参与当年全国高考统考,且高考成绩至少占总录取分数的85%。通常,需达到省特招线,成绩越高,录取机会越大。其次,具备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五大学

2024-10-20 04:46:48
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可以报名
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可以报名

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可以报名1.2023年强基计划的报名时间是从4月10日至30日。2.各高校具体的报名时间需关注学校官网的招生简章,通常高校的强基计划报名会在每年4月份启动。3.由于各大学的报名时间可能存在差异,考生需密切关注目标高校的官方通知。4.正脊强基计划是中国教育部推行的一项基础教育改革项目,旨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5.强基计划的考试和评估安排因地区和年级而异,具体考试时

2024-10-14 17:56:30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什么是强基计划1、强基计划主要面向高二学生,要求考生具备高考报名资格,并参加了高考,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复读生。2、考生需有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的获奖经历,以证明其具有学科特长。3、参与强基计划的考生需要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组织的考核。高校将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考核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因素,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以此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2024-10-22 20:00:18